怎样的设计?让往事在展馆里重获新生!
发布日期:2024-11-07 浏览量:...
究竟是怎样的展馆?能让观众的心跟着涟漪,引发由衷的敬意。带着疑问,一探究竟!
“为了和平,收藏战争。为了未来,收藏教训。为了安宁,收藏灾难。为了传承,收藏民俗。……沧桑文物会说话,让历史告诉未来。”这是一段来自馆主的自白,也高度浓缩了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展陈意志。展馆的亮点众多,光民间藏品就有一千余万件,庞大的文物数量是策展的支撑,有了源源不断可以讲述的故事和物品本身具有的历史感,展陈才更有温度,更具说服力。当然这是文物本身的价值与意义,我们还要看展馆如何让这些安静的文物开口“说话”!
从中国壮士群雕广场、到抗战老兵手印广场,再到展馆内部的展陈设计,这里都运用到矩阵排列的设计手法。由点、线、面的基础运用,将简单的东西通过不断的重复、排列,达到一定规模后,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力或内在力量……就像展馆中一句简单的文案“1931年,日军蜂拥”,前面则是密密麻麻排列的军用头盔,这里无需赘述就能让观众自主联想到“蜂拥”场面,从而产生压抑、沉痛之感。这就是展陈设计的魅力。
该馆最擅长的就是通过“以小博大”,用细微之处来触动人心,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,这样也就实现了建馆的初心。
同样震撼的还有滇西抗战纪念馆。“当踏进滇西抗战纪念馆大厅的那一刻,一股热流从脚趾头迅速在身体里翻滚”这是一位网友的自述。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序厅,无不被远征军雕像和满墙的1003顶钢盔所震撼,它代表着1942年浩浩荡荡奔赴缅甸抗日的十万三千名远征军,也代表无数个鲜活的生命。中心的三座雕像代表滇西抗战时期的军、民、盟军,三股力量团结一致全面抗战的缩影。地面以抗日战争的重要时间点层层递进,让观众走进展馆,仿佛穿越了时空,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
馆内陈列着大量抗战时期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,有破旧的军装、生锈的枪支、泛黄的照片……每一个物品背后都像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,滇西抗战的壮烈历程和英雄事迹也随之娓娓道来,他们用血肉重新筑起了中国的西南防线!
让往事在展馆里重获新生,诉说历史的沧桑,讲述民族的辉煌。也刚好印证了那句“为了和平,收藏战争。”我们铭记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前行!
润物无声,育人无痕。展览馆重要的不仅是藏品的多少,而是藏品背后的故事与精神。如何让文物“说话”?让血泪历史中斗志昂扬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?这便是博达至成一直在做的事业。以文物和历史为底色,通过展览展示将历史长河中珍贵的精神、坚强的意志,不以时间为转移,持续流淌,所以我们是历史的传承者,是时间的见证者!我们用心发现,也潜心学习。洞察每一处细微甚小,将人复杂的情感融入策划设计思路之中,捕捉平凡,以展陈之力引人深思。